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會計11-04會計基本原則-金融試題

【選擇題】 【 3 】 01. 下列何者不必在財務報表之附註中揭露? (1) 期後事項 (2) 關係人交易 (3) 長期負債之到期日 (4) 無形資產之攤銷方法。 [103 板信 ] 應在財務報表之附註中揭露有:期後事項、關係人交易、其他有助於了解財務報表之事項。   【 1 】 02. 配合原則與下列哪一張財務報表之關係最大? (1) 綜合損益表 (2) 資產負債表 (3) 權益變動表 (4) 現金流量表。 [104 信保基金 ] 配合原則:產生收益而發生的成本及費用,應與該收益在同一會計期間認列,以計算損益。   【 1 】 03. 法拉利公司於 5 月 31 日為林姓客戶車輛完成維修服務並於當天取車,該客戶於 6 月 1 日郵寄支票給法拉利公司,公司於 6 月 5 日收到此支票, 6 月 6 日支票兌現,請問法拉利公司應於何時認列收入? (1)5 月 31 日 (2)6 月 1 日 (3)6 月 5 日 (4)6 月 6 日。 [104 華銀 ] 收益認列原則:收入於已實現或可實現而且已賺得時認列。   【 2 】 04.A 客戶於 7 月 15 日向甲公司預約車輛進廠維修,甲公司於 8 月 1 日為 A 客戶車輛完成維修服務並於當天取車,甲公司於 8 月 5 日收到 A 客戶郵寄之支票,並於 8 月 6 日支票兌現,請問甲公司應何時認列收入? (1)7 月 15 日 (2)8 月 1 日 (3)8 月 5 日 (4)8 月 6 日。 [104 臺銀 ] 在權責發生基礎下,交易須於發生時 ( 非在收到或支付現金時 ) 便加以辨認、記錄及報導。  

會計11-04會計基本原則-其他試題

【選擇題】 【 C 】 01. 「產品售後保證費用」與產品出售收入應認列在同一年度,主要係符合下列那一項原則或品質特性? (A) 審慎性 (B) 成本原則 (C) 配合原則 (D) 收入認列原則。 [106 退役四等 ] 配合原則:產生收益而發生的成本及費用,應與該收益在同一會計期間認列,以計算損益。  

會計11-04會計基本原則-公職試題

【選擇題】 【 B 】 01. 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對衡量基礎之相關敘述,何項正確? (A) 資產的衡量基礎包括歷史成本、現時成本、公允價值及履約價值 (B) 當取得資產並非按市場條款之交易時,應以該資產之現時價值作為原始認列時之認定成本 (C) 公允價值屬於進入價值 (D) 資產取得時若按公允價值衡量,公允價值應加計取得資產所發生之交易成本。 [109 地方三等中會 ] (A) 資產的衡量基礎包括歷史成本、現時成本、變現 ( 清償 ) 價值、現值及公允價值。 (C) 公允價值與進入價值無關。 (D) 交易成本屬於費用。   【 A 】 02. 下列有關財務報表揭露之敘述,何者正確? (A) 若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之特定規定不足使財報使用者了解特定交易、事項或其他情況之影響時,企業須考量提供額外之揭露 (B) 對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中已明確規定須揭露之資訊,即使該資訊不重大,企業仍須提供該揭露 (C) 企業須依循綜合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中單行項目之順序表達附註 (D) 重大會計政策之揭露不得彙總於同一附註。 [109 會計師中會 ] (B) 重大性:會計事項或金額不具重要性,可權宜處理,不必嚴格遵守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以節省成本。 (C) 綜合損益表、資產負債表、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皆須依循。 (D) 可彙總於同一附註,但應以有系統方式揭露。   【 A 】 03. 按照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下列何種衡量基礎不須考量交易成本?①歷史成本②現時成本③公允價值④資產之使用價值⑤負債之履約價值 (A) 僅③ (B) 僅③④⑤ (C) 僅②④⑤ (D) 僅②③④。 [111 身心三等 ] 公允價值:於衡量日,市場參與者間在有秩序之交易中出售資產所能收取或移轉負債所需支付之價格。不須考量最終處分 / 移轉資產或清償負債將發生之交易成本。   【 D 】 04. 甲公司為 20X5 年新成立之公司,專門研發人工智慧之應用,甲公司股票仍未在活絡市場中交易。乙公司看好甲公司未來前景,在 20X7 年中,以 $1,000,000 取得甲公司之普通股 20,000 股,乙公司之持股未取得對甲公司之重大影響力,且乙公司決定以公允價值衡量甲公司之普通股。在乙公司 20X7 年財務報表中有關甲公司股票投資之評價與揭...

會計11-04會計基本原則-公營試題

【填充題】 01. 費用須與相關之收入同期認列,是基於 ____ 原則。 [109 台電 ] 配合 / 收入費用配合   【選擇題】 【 D 】 01.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業主代付電費,應貸記業主往來,係基於企業個體假設 (B) 基於行業特性原則,鐵路局的枕木採汰舊法提列折舊 (C) 基於成本原則,向他人借款而簽發二年期之不附息票據,應以票據之現值入帳 (D) 基於充分揭露原則,銀行存款與銀行透支應互抵後,以淨額列示。 [107 中油 ] (D) 基於充分揭露原則,銀行存款與銀行透支應分開列示。   【 C 】 02. 東山公司機器設備因尼伯特颱風而毀損,需立即借記其他損失係基於 (A) 行業特性原則 (B) 重大性原則 (C) 費損認列原則 ( 配合原則 ) (D) 成本原則。 [107 臺酒 ] 配合原則:產生收益而發生的成本及費用,應與該收益在同一會計期間認列,以計算損益。   【 A 】 03. 企業期末須將機器設備成本逐期分攤,轉為折舊,此為依據 (A) 費損認列原則 (B) 收入認列原則 (C) 成本原則 (D) 客觀性原則。 [112 台糖 ] 費損認列原則:產生收益而發生的成本及費用,應與該收益在同一會計期間認列,以計算損益。亦即為配合原則 (Matching Principle) 。   【 D 】 04. 目的地交貨條件的賒銷,須等到貨到客戶方時才能認列應收帳款,此係符合下列哪一項原則? (A) 成本原則 (B) 充份揭露原則 (C) 配合原則 (D) 收益實現原則。 [113 臺鐵 ] 收益實現原則:用來決定何時應該認列收益的指導原則。  

會計11-04會計基本原則

成本原則 (C ost Principle) 歷史成本原則 意義 以歷史成本做為交易入帳的基礎。 理由:歷史成本是實際發生的金額,具客觀性。 成本 資產成本=買價+合理必要支出 負債成本=負債之現值 範例 房屋以 200 萬元購入,而市價漲到 300 萬元,帳上仍維持 200 萬元,僅因逐年提列累計折舊,使帳面金額逐年減少。 收益原則 (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收益認列原則 意義 用來決定何時應該認列收益的指導原則。 時點 收入於 已實現或可實現而且已賺得 時認列。 1. 銷貨點交付商品時:一般銷貨 ( 含分期付款銷貨 ) 。 2. 收款時:收款可能性極不確定的分期付款銷貨。 3. 生產完成時:貴重金屬、政府保證收購的農產品。 4. 退貨權利屆滿時:高退貨率行業,如:出版業、唱片業。 5. 視完成程度:長期工程得於生產期間依據完工進度,分期認列工程利益。 配合原則 (M atching Principle) 費損認列原則 意義 產生收益而發生的成本及費用,應與該收益在同一會計期間認列,以計算損益。 型態 1. 因果關係:銷貨成本、呆帳、產品保固。 2. 合理分攤:折舊、各項攤銷。 3. 立即認列:薪資支出、廣告費、火災損失。 充分揭露原則 (F ull Disclosure Principle) 意義 財務報表必須完整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的資訊。 方法 財務報表、附註、附表。 情況 1. 以 銷貨退回 入帳,不直接沖減銷貨收入。 2. 以 進貨退出 入帳,不直接沖減進貨。 3. 提列折舊時,貸記 累計折舊 ,不直接沖減資產成本...

會計11-03會計基本假設-檢定試題

【丙會學科試題】 【 3 】 01. 劃分會計期間之目的為 (1) 反應幣值漲跌 (2) 防止內部舞弊 (3) 便於計算損益 (4) 有助於分工合作。 [1010521-43] 報導期間假設:會計上以人為的方法,將企業繼續經營的過程劃分成相等的期間,以計算損益、編製報表。   【 2 】 02. 會計期間假設表示 (1) 一項會計交易只影響一個會計期間 (2) 將企業經濟上之營業期間,以人為的方式分割為許多期間 (3) 若一項會計交易不只影響到單一期間,不可以藉由估計的數字記帳 (4) 調整分錄只在企業結束營業時才會被記錄。 [1051106-51] 報導期間假設:會計上以人為的方法,將企業繼續經營的過程劃分成相等的期間,以計算損益、編製報表。   【 1 】 03. 曆年制又稱為 (1) 一月制 (2) 非曆年制 (3) 十月制 (4) 半年制。 [1081103-29] 曆年制:自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止,目前一般商業會計與政府會計採用之。   【 4 】 04. 企業應將負債作長、短期之區分,其根據之基本假設為 (1) 時效性 (2) 重大性 (3) 可驗證性 (4) 繼續經營個體。 [1081103-67] 繼續經營假設:提供流動負債及非流動負債的劃分基礎,以負債到期日的遠近來劃分。   【乙會學科試題】 【 3 】 01.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應付費用係指尚未發生但已付現的費用 (2) 銷貨退回時,記入「銷貨退回」帳戶,而不借記銷貨,是基於配合原則 (3) 將已售出商品的成本轉入銷貨成本,是符合配合原則 (4) 會計基礎是劃分資產與負債所屬會計期間的標準。 [1011111-20] 應付費用係指已發生但尚未付現的費用。銷貨退回時,借記「銷貨退回」帳戶,是基於充分揭露原則。會計基礎是劃分收益與費損所屬會計期間的標準。繼續經營假設是劃分資產與負債所屬會計期間的標準。   【 23 】 02. 下列有關報導期間之敘述,何者為誤? ( 複選 ) (1) 報導期間係將企業生命劃分成若干期間且定期予以結算損益 (2) 報導期間越長,所提供的資訊與決策會越攸關 (3) 報導期間越長,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