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11-03會計基本假設-公營試題
01.收入認列原則與配合原則,是基於____假設。[107台電]
報導期間假設:會計上以人為的方法,將企業繼續經營的過程劃分成相等的期間,以計算損益、編製報表,每一劃分的段落稱為報導期間。
02.將資產與負債區分為流動部分和非流動部分,是基於____假設。[107台電]
繼續經營
03.會計上的資產價值通常以成本而非清算價值來衡量,主要是基於____假設。[108台電]
繼續經營
【選擇題】
【D】01.將負債區分為短期與長期債權,使下列何種會計假設更具意義? (A)重大性假設 (B)企業個體假設 (C)貨幣單位假設 (D)繼續經營假設。[109水利會]
繼續經營假設:假設企業為一繼續經營之個體,且於可預見之未來(自報導期間結束日起至少十二個月)將持續營運。因此,企業預期資產可繼續使用到原定計畫或目的完成,負債也可在到期日清償。
【ABC】02.下列何者為公司需作必要調整分錄之相關會計假設或原則?(複選) (A)會計期間假設 (B)收入認列原則 (C)費用認列原則 (D)繼續經營原則。[112農會]
【D】05.負債按到期日遠近區分流動及長期負債,是基於以下何項財報基本假設? (A)會計期間假設 (B)貨幣單位假設 (C)經濟個體假設 (D)繼續經營假設。[113中油]
繼續經營假設:假設企業為一繼續經營之個體,且於可預見之未來(自報導期間結束日起至少十二個月)將持續營運。因此,企業預期資產可繼續使用到原定計畫或目的完成,負債也可在到期日清償。
提供流動負債及非流動負債的劃分基礎,以負債到期日的遠近來劃分。
【B】03.負債依照到期日區別流動負債與非流動負債,係基於何項假設? (A)報導期間假設 (B)繼續經營假設 (C)貨幣評價假設 (D)企業個體假設。[113臺鐵]
繼續經營假設:假設企業為一繼續經營之個體,且於可預見之未來(自報導期間結束日起至少十二個月)將持續營運。因此,企業預期資產可繼續使用到原定計畫或目的完成,負債也可在到期日清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