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11-04會計基本原則

成本原則

(Cost Principle)

歷史成本原則

意義

以歷史成本做為交易入帳的基礎。

理由:歷史成本是實際發生的金額,具客觀性。

成本

資產成本=買價+合理必要支出

負債成本=負債之現值

範例

房屋以200萬元購入,而市價漲到300萬元,帳上仍維持200萬元,僅因逐年提列累計折舊,使帳面金額逐年減少。

收益原則

(Revenue Recognition Principle)

收益認列原則

意義

用來決定何時應該認列收益的指導原則。

時點

收入於已實現或可實現而且已賺得時認列。

1.銷貨點交付商品時:一般銷貨(含分期付款銷貨)

2.收款時:收款可能性極不確定的分期付款銷貨。

3.生產完成時:貴重金屬、政府保證收購的農產品。

4.退貨權利屆滿時:高退貨率行業,如:出版業、唱片業。

5.視完成程度:長期工程得於生產期間依據完工進度,分期認列工程利益。

配合原則

(Matching Principle)

費損認列原則

意義

產生收益而發生的成本及費用,應與該收益在同一會計期間認列,以計算損益。

型態

1.因果關係:銷貨成本、呆帳、產品保固。

2.合理分攤:折舊、各項攤銷。

3.立即認列:薪資支出、廣告費、火災損失。

充分揭露原則

(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

意義

財務報表必須完整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的資訊。

方法

財務報表、附註、附表。

情況

1.銷貨退回入帳,不直接沖減銷貨收入。

2.進貨退出入帳,不直接沖減進貨。

3.提列折舊時,貸記累計折舊,不直接沖減資產成本。

4.應收帳款明細帳貸餘,列為流動負債。應付帳款明細帳借餘,列為流動資產

5.綜合損益表分段列示銷貨淨額、銷貨成本、銷貨毛利。

客觀性原則

(Objectivity Principle)

意義

會計記錄與報導應根據客觀事實,並取得充分的客觀憑證(發票、收據)

一致性原則

(Consistency Principle)

意義

會計處理應前後一致,不得任意變更,便於前後期報表做比較。若有正當理由仍可變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計11-02財務資訊之品質特性

會計11-01財務報導之觀念架構-公職試題

會計11-02財務資訊之品質特性-檢定試題